2021年,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疫情、旱情,全县上下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,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目标,全力做好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工作,基本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,实现了“十四五”良好开局。
一、综合
初步核算,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35.88亿元,同比增长2.3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10.92亿元,增长5%,占比1.5%;第二产业增加值548.7亿元,下降0.2%,占比74.5%;第三产业增加值176.26亿元,增长8.8%,占比24%。
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27.35亿元,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8.1%,占比较上年下降2.6个百分点。
二、农业
全年农业总产值19.27亿元,增长5.4%。其中:种植业10.39亿元,增长2.0%;林业0.82亿元,增长14.1%;畜牧业7.47亿元,增长8.8%;渔业0.018亿元,下降8.9%;农林牧渔服务业0.55亿元,增长4.7%。
全年农业增加值11.22亿元,增长5.0%,其中:种植业6.37亿元,增长1.8%;林业0.47亿元,增长12.5%;畜牧业4.06亿元,增长8.9%;渔业0.009亿元,下降9.4%;农林牧渔服务业0.30亿元,增长4.3%。
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6.09万亩,增长6%,粮食总产量57742吨,下降11.7%。油料播种面积0.82万亩,下降21.7%,油料总产量1598吨,下降6.7%。
2021年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
指标 |
单位 |
产量 |
增长(%) |
一、粮食总产量 |
吨 |
57742 |
-11.7 |
(一)谷物 |
吨 |
43024 |
-10.2 |
其中:玉米 |
吨 |
27959 |
-1.9 |
谷子 |
吨 |
4952 |
65.4 |
其它谷物(主要指糜子) |
吨 |
5831 |
-41.7 |
(二)豆类 |
吨 |
2002 |
35.0 |
(三)薯类 |
吨 |
12716 |
-20.6 |
二、油料总产量 |
吨 |
1598 |
-6.7 |
其中:花生 |
吨 |
815 |
-13.3 |
全年生猪饲养量8.21万头,年末存栏3万头;羊子饲养量32.26万只,年末存栏17.77万只;牛饲养量0.87万头,年末存栏0.57万头;家禽饲养量70.66万只,年末存栏41.46万只。肉类总产量6756.3吨,禽蛋产量3854吨。
2021年畜牧业生产情况
指标 |
单 位 |
数量 |
增长(%) |
一、主要牲畜年末存栏 |
|||
生猪 |
头 |
30050 |
3.2 |
牛 |
头 |
5748 |
-21.9 |
羊子 |
只 |
177768 |
0.1 |
家禽 |
万只 |
41.46 |
-7.0 |
二、主要牲畜出栏 |
|||
猪 |
头 |
52139 |
15.5 |
牛 |
头 |
2996 |
0.9 |
羊 |
只 |
144884 |
-1.5 |
家禽 |
万只 |
29.2 |
0.9 |
三、肉类总产量 |
吨 |
6756.3 |
8.3 |
其中:猪肉 |
吨 |
4128.0 |
9.5 |
羊肉 |
吨 |
1690.0 |
9.1 |
四、羊毛产量 |
吨 |
238.2 |
33.0 |
五、羊绒产量 |
吨 |
91 |
-13.3 |
六、禽蛋产量 |
吨 |
3854.0 |
-4.9 |
全年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.3万亩。全县森林覆盖率25.02%,林草覆盖率53%。
全年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0处,解决了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。新修基本农田32421.9亩,其中,梯田32421.9亩。
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5万千瓦,增长2.2%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全年工业增加值538.06亿元,增速为0。其中: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5.68亿元,增长0.5%。
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40.46亿元,增长46.8%。
202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
指标 |
单位 |
产量 |
增长(%) |
原煤 |
万吨 |
8839 |
-2.8 |
洗煤 |
万吨 |
1528 |
-25.0 |
兰炭 |
万吨 |
972 |
-11.3 |
电石 |
万吨 |
100.70 |
0.8 |
铁合金 |
万吨 |
87.64 |
-1.8 |
发电量 |
亿度 |
402.65 |
38.8 |
金属镁 |
万吨 |
44.89 |
-6.2 |
甲醇 |
万吨 |
22.53 |
-13.1 |
尿素 |
万吨 |
26.01 |
-9.0 |
轻质化燃料油 |
万吨 |
54.46 |
-1.7 |
2021年末,全县共有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84户,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2.11亿元,下降6.2%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5.65亿元,下降9.4%。其中,第一产业投资8.83亿元,增长13.9%;第二产业投资152.6亿元,下降6.7%;第三产业投资84.22亿元,下降15.8%。
全年民间投资131.12亿元,下降12.3%;工业投资131.03亿元,下降10.5%;工业技改投资33.32亿元,下降6%;房地产投资12.48亿元,增长156.8%。
五、交通和邮电
年末公路通车总里程3467公里,其中高速公路43公里,一级公路133公里,二级公路38公里,三级公路258公里,四级公路242公里,等外公路(通村路)2753公里。
全年完成客运量78.58万人次,客运周转量7968.37万人公里。完成货运量11825万吨,货运周转量169.35亿吨公里。
全年邮电业务收入3.07亿元,增长0.7%,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.39亿元,增长0.6%,电信业务收入2.68亿元,增长0.7%。
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3623户,移动电话用户295761户(中国移动206808户,中国联通32264户,中国电信56689户),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35513户(含手机上网用户)。
六、商业贸易
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.38亿元,增长5.4%。
全年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(不包含中石油、中石化反馈数)11.38亿元,下降6.9%。
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中,餐饮收入0.46亿元,下降23%;商品零售10.92亿元,下降6%。
七、财政
全年财政总收入206.2亿元增长117.6%,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8.54亿元,增长61.4%。一般预算支出55.42亿元,增长29.3%。
全年总税收收入146.94亿元,比上年增加70.09亿元,增长91.2%。
八、金融
年末,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54.88亿元,增长27.9%,其中,住户存款余额456.83亿元,增长15.6%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8.67亿元,增长0.9%,其中,短期贷款54.3亿元,下降17.1%,中长期贷款171.48亿元,增长6.3%。
九、教育和科学技术
年末,全县有高级中学2所、职业中学1所、完全中学1所、初级中学5所、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、小学19所(含教学点)、幼儿园52所、特殊教育学校1所。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37229人,在园幼儿(包括民办幼儿园)10465人。全县教职工4140人(不含民办幼儿园教职工)。
年内普通高中招生1551人,比上年增加51人;高中毕业学生1552人,比上年减少20人;高中在校学生4740人,比上年减少19人。职业中学招生758人,职业中学毕业学生360人,在校学生2057人。2020年参加高考考生2133人,二本以上上线考生1648人。初中招生3253人,比上年增加126人,初中毕业学生2784人,比上年增加114人,初中毕业升学率达98.6%;初中在校学生9477人,比上年增加375人。小学在校学生23012人,比上年增加402人;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40人。
年末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342人,其中,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7875人,非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467人。在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,高级技术人员1410人,中级技术人员3816人,初级技术人员2649人。
十、文化、卫生和广播电视
全年图书馆入馆人流量16万人次,数字阅读访问量达50万人次,举办各类阅读活动130场次,参与读者36万人次,志愿者全年累计服务人次1500次,服务时间5000小时。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壮大,全年旅游人数150万人次,旅游收入4.5亿元,下降52.1%。
年末,县级公立医院2个,乡镇卫生院24个,民营医院6个,门诊部、诊所、医务室60个。住院床位1403张,卫生技术人员2135人(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),其中,医生830人。
全县电视综合覆盖人口24.93万人,电视人口覆盖率99. 97%,有线电视入户率52%。广播综合覆盖人口24.93万人,广播人口覆盖率99.85%。
十一、节能环境和安全生产
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1.59吨标准煤/万元,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0.78%。
全年县城空气质量同比改善,优良天数为300天,同比增加6天,细颗粒物(PM2.5)为33微克/每立方米,同比改善17.5%。黄河碛塄国控断面全年综合评价水质为Ⅰ类。
全年生产安全事故10起,共造成9人死亡,2人受伤,全部为道路交通事故。
十二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年末,全县总户数99729户,较上年末增加904户。总人口为249424人(其中男性131321人,占52.6%;女性118103人,占47.4%)。
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02元,比上年增加2485元,增长8.3%。
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40元,比上年增加2811元,增长7.5%。
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87元,比上年增加1770元,增长10.8%。
全县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.23:1,较上年缩小0.07。
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577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3.8%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6338人,工伤保险86059人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1881人,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94588人,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1587人。
注:
1、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;
2、地区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;
3、总户数、总人口采用公安户籍数据;
4、节能环境和安全生产中,万元生产总值能耗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为上年度数据。
资料来源:本公报中水利数据来自县水利局;林业数据来自县林业局;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;邮电数据来自县邮政局、移动公司、联通公司、电信公司、网络公司;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;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府谷支行;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和体育局;文化、旅游、广播、电视数据来自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;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;环保数据来自县环保局;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;城镇就业、失业、社会保障和专业技术人员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县医疗保障局。